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粒咖啡初加工方法概述

小粒咖啡初加工方法概述_第1页
小粒咖啡初加工方法概述_第2页
小粒咖啡初加工方法概述_第3页
小粒咖啡初加工方法概述小粒咖啡(CoffeaarabicaL.)又稱阿拉伯种咖啡,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和苏丹东南部的海拔 1000〜2000m 山区,属茜草科(Rubiaceae)咖啡属(CoffeaL.)植物。无论是产量、消费量还是产值均居世界“三大饮料”之首。主产区集中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亚洲、非洲、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消费却遍及世界各地,尤以发达国家为主。咖啡鲜果初加工是形成商品豆的重要环节,作为国际贸易领域的初级农产品,产品品质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咖啡的交易价格。决定影响商品咖啡豆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品种、环境、农业措施、初加工和仓储;对一个已规范化种植管理的咖啡园,初加工是影响咖啡产品品质的核心因素。截 至 2015 年 末 , 云 南 咖 啡 种 植 面 积 12.5x104hm2, 产 量13.9x104t,咖啡的总产量占全国的 99%,几乎就是我国咖啡的代名词,但咖啡初加工大都采用单一的湿法加工,不能很好地彰显云南小粒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味的一流品质,以及与独特气候环境造就的区域特色风味。全面介绍世界各咖啡生产国采用的咖啡初加工方法及其优缺点,以期为云南咖啡初加工技术改造提升提供参考。咖啡初加工就是为了使咖啡豆能够长期保存、方便储存及流通,将咖啡的外果皮及果肉去除,再将种子取出的整个过程。不同地区、气候、咖啡豆的种类等因素就决定了采用加工方法的不同,经过不同方法加工后的咖啡豆味道也会呈现不同的风味。各种加工方法概述如下。1 干法加工(或日晒法加工)先将鲜果倒入清洗槽,再将沉入槽底的红色果子和未熟果分别取出,铺在晒豆场进行自然干燥,每天都要适当翻晒几次。晾晒时间视天气而定,2〜4 周就可以使果子内的咖啡豆含水量降至 12%而变硬,再以去壳机打掉僵硬的果肉和果壳,取出咖啡豆的加工方式。巴西、埃塞俄比亚、也门等地采用日晒法加工咖啡。(1)工艺流程。鲜果浮选一干燥(日晒或者机器干燥)。(2)优点。产品具有柔和的酸味与平和的苦味。(3)缺点。晾晒时间长,易受天气影响,品质好坏相差较大,次品豆和异物混入机会多。2 湿法加工(水洗发酵法)湿法加工是目前咖啡生产国普及率最高的加工方法。先将鲜果倒入清洗槽,再将沉入槽底的红色果子和未熟果分别取出,用脱皮机械去除咖啡果皮果肉,将带果胶的咖啡豆放置于水泥堆砌的发酵池中发酵,发酵过程中主要化学反应是通过酶的作用使果胶水解和降解[3-6]。根据具体情况(池中是否加水,水是否干净等因素)来判断发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wxg+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