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如何开展课堂有效教学,是一个深刻的问题,每一个授课老师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老师认为,有效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学时间,有效的教学空间,有效的教学结果;有的老师认为,有效教学包括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三类……通过一段时期以来对校本研修教材的学习,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我本人有以下几点心得供大家参考。一、有效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解读教材是有效设计的基础,解读教材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正确解读教材,首先需要教师对教材本身的理解,其次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教学理解,即根据学科教学的性质与特点,并结合本班学生的现有水平,挖掘其教学价值。教学目标设计是有效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导航系统,教学不能跟着感觉走。有专家认为,规范的目标设计,应包括四个要素,即: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可测量、可评价)、行为条件(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表现程度(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训练设计是有效设计的重点,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底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训练设计较为简单。教学训练是需要设计的,内容上:包括基础的训练与变式的训练,在不同的教学流程中、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方式上:包含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组织上:有合作训练与小组训练。同时,还必须注意训练的密度与空间,教学设计为注重情境的设计,为学生的训练留下自由度,否则匆匆忙忙,容易形成学习结果的“夹生饭”现象,教学的效益就会低下。二、有效实施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设计是有效实施的前提,但教学不是按图索骥,而是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调整的过程。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支持,我认为以下几个细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该练则练练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训练”,取而代之的是“培养”。那么,“培养”与“训练”是什么关系呢?《现代汉语词典》对“培养”的解释为“按一定的目标长期的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显而易见,“培养”和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是“培养”的内涵要比训练丰富的多。然而,训练这种形式,作为一种方法,本身没有问题。适中、适量的训练在教学中依然非常必要。我们的教学活动离不开训练的手段。例如,“识字、写字”这一块,离开训练能见成效吗特别是“写字”,俗话说“不练光说假把式”,没有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学生就不会练好字,同样,没有扎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