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的基本情况我乡地处歙县上水南的深山区,东临森村,南临长陔,西临石门,北接王村,距花山迷窟8 公里,屯溪 20 公里,是个八山一水一乡田的茶林竹之乡,全乡人口近 14000 人,十个行政村,100 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占 99%以上,分布在两源七沟的山凹之中。二、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师德修养,塑造老师形象。 四季春为首,百业德为先 ,不讲师德的老师绝不是一位好老师。《师德八条》对法律规范了老师的从业行为,是师德建设起的纲领。我们以此为准则,对比检查老师师德表现,加强师德建设。我们意识到,老师的爱是师德修养的集中体现,是崇高师德修养的内在驱动力,老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着无私的爱,才能真正地着眼于学生素养地提高,跳出应试教育的笼牢;老师只有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无私的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加强师爱的宣传,弘场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结合年度考核和评优活动,表彰具有崇高师德的老师。加强校本培训,适应教育形式进展的需要。教育形式形势日新月异,对老师进展提出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为顺应需要,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深化地开展校本培训,以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1、进一步提高认识,健全组织我校坚持组织老师每学期学习一部教育学著作,研读一号教育学刑物,通过学习、沟通,使老师了解教育进展的方向,找出自身差距,促使全体老师自觉地参加到校本培训中来,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积极研修,不断反思。根据我校实际,以村完小、初中以教研组为校本培训学习小组,由村小校长和初中教研组长为学习小组组长。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根据校本培训的计划,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按部就班地有针对性地做好校本培训工作。2、以自学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做到自学与研讨相结合、全校性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老师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身进展和教学需要,确定自学内容;学校根据上级部署,安排必读教材的自学进度,拟定检查标准,督促老师自学,并每周组织一次研讨会沟通自学情况。务求做到人人参加、主动投入。根据校本培训的要求,每位老师每期都要上一节公开课。小组活动学习小组组长召集并主持,每堂公开课都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研讨任务,课后应就研讨目的展开讨论。学校根据教改需要,确定学校观摩课的授课人员,组织全体老师仔细观摩、深化评析,仔细讨论,指导教学。3、以研兴教,提高老师实战水平。我们围绕义务课程标准,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以提高老师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