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报告,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根据市、镇级要求,实现村、组联动,继续坚持“贴近群众需求,在服务群众中引导和凝聚群众”的工作方法,根植基层,以民为本,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有力推动了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夯实打牢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本人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村橄榄枝志愿服务队长,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在传政策、传思想、传理论上下功夫,积极开展各项文明实践服务活动,以增进人民福祉为落脚点,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一、完善阵地建设,积极探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会治理”模式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要求,精准把握农村进展新变化,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本村的特色,着力打造文化阵地,包括文化大礼堂、党建文化园、法治广场、宣传展示栏等。我村紧密结合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要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会治理”模式,一方面积极发挥平台作用,以开展多元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原动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利用网格员拓宽新时代实践宣传新途径。二、开设主题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走新更“走心”累计开展专题宣讲活动 24 次,受益村民 500 多人,不断增进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大力实施“宣传宣讲党的政策”行动。以“讲法治、传正气”为主导,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根据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的思路,充分利用网格员上访走访等方式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防诈骗等主题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宣讲活动 12 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 多份,村民知法懂法用法的多了,政策正气得到宣扬,乡村治理成效更加明显。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以来,充分发挥 4 支志愿服务小队的主体力量,共开展各项志愿活动50 多次。持续开展向贫困母亲、单亲母亲、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及孤儿“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志愿者慰问单亲贫困母亲,和敬老院的老人一起欢度元宵佳节、陪孩子搓汤圆包饺子,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儿女的关爱。定期到空巢老人、残疾人以及困难家庭中慰问、清洁卫生。通过这些服务和帮助,让这些弱势群体心有所归、情有所依。人教育,呵护未成四、营造创建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人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为载体,定期开展全民阅读、舞蹈大赛、“建党___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