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概论Ⅰ.考查目标土壤肥料学基础1、了解土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理解与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土壤资源利用管理与综合治理的原则。2、了解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的基本内容,掌握植物营养基本原理、营养元素的基本功能和肥料种类、性质与施肥技术等。.气象学基础系统地掌握气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大气成分、温度、辐射、水分和风等气象要素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不利的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政策法规学1.系统地掌握农业政策、农业法规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了解农业相关政策与农业法规之间的联系,了解农业法规的基本内容,以及农业法规对促进农业发展起到的作用。2.能够运用农业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的问题。生态学基础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生态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功能以及生态农业等的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够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土壤肥料学基础 50%气象学基础 50%农业政策发规学 50%农业生态学 50%备注:四部分任选两部分进行答题四、试卷题型结构概念题:10 分判断题;10 分简述题:30 分III. 考查范围土壤肥料学基础一、绪论(一)充分认识土壤资源的重要性.了解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认识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它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土壤质量与环境问题具有密切的关系。理解土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二)理解土壤的概念和基本特性。了解土壤的定义,认识土壤的本质;了解土壤圈的定义,理解土壤圈的重要功能;通过土壤对基本特性的理解,加深对土壤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三)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历史。了解土壤科学的一般研究内容、方法和任务。二、土壤物理性质与过程(一)土壤颗粒、土壤质地、土壤结构等土壤基质的物理特性。了解土壤孔隙类型、孔隙度的计算以及三相关系的换算;从土壤颗粒开始,了解土壤颗粒的大小分级、物质组成和特性;了解土壤质地的概念、分类与测定方法,掌握不同质地的生产性状;认识土壤结构种类和特性,了解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过程与特性;(二)土壤水分的数量、土水势、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土壤水能态:弄清土水势及其分势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