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如何组建团队一、创业团队成员的筛选。1、明确创业项目的方向,找志同道合者,最好是比较了解、值得信赖的对象。2、找适合创业的对象:有创业兴趣、激情和行动力;不浮躁;抗挫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肯吃苦、有奉献精神;善于合作;具备预见能力等。3、从实际出发,根据创业的规模、人员优势互补,确定人数、男女比例、年龄层次构成。二、酝酿团队创业的章程和创业文化。这是组建团队初始不能忽略的问题。创业是非常艰辛的,在创业之始,团队成员尤其需要有共同的约定和文化理念的引领。一旦约定,大家必须共同遵守、执行和维护,否则很难形成合力。三、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创业需要承担风险,包括财务、精神和社会的风险。如何承担和分担风险?要形成基本的共识,要有一个明晰的预案。合理考核、利益共享的分配模式,也要在创业之始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约定,否则在赢利以后容易产生矛盾。对此,要未雨绸缪。四、创业团队的分工。根据团队结构特点、成员优势特点,创业目标和具体工作要求,明确每个成员的责、权、利,做到有分有合,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五、磨合期问题的处置。创业团队或多或少、或长或短要经过一个磨合期。在这个时期,经过痛苦的“洗牌”,有的人也许不适合继续共同创业,这时候一定要下定决心调整、变更,不能碍于情面,否则会成为创业的巨大羁绊,因为团队的关键永远都是:人。一、老大去哪儿了?柳传志曾经说过:“领军人物好比是阿拉伯数字中的 1,有了这个1,带上一个 0,它就是 10,两个 0 就是 100,三个 0 是 1,000。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公司里老大的重要性。表面来看,每一个初创团队都会有一个名义上的老大(大部分情况下是 CEO),这个问题似乎不足为虑。但事实上,初创公司经常出现隐性的老大缺失问题,主要包括下面三种情况:1、高管不服管,名义老大没有足够的威信。老大招聘过来的人大多跟老大是旧识,这本身并没有太多问题。然而如果有的团队成员因为种种原因(例如是老大的老领导或老师),自认为比老大的能力高,发自内心地缺乏对 CEO 的尊重,进而在团队沟通和讨论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体现出自我的优越感并散布对老大的不信任,就会给团队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明白合伙创业千万不能“中国式合伙”,以太多感情因素和老黄历的自我认知占据了理性因素本该所在的位置。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俞敏洪最近的发言稿:《俞敏洪自揭创业伤疤,股权分配过程大揭密》体会一下老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