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校对的基本方法校对基本方法有 4 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这四种方法是古籍校雠的基本方法,完全适用于现代图书校对工作,因而也是现代校对的基本方法。3.1对校法对校法的特点是:“照本改字,不讹不漏”。对校的客体有两个——原稿和校样,采用比照原稿核对校样的方法,通过查找异同而发现差错。现代校对的折校、点校、读校、核红等技术,都属于对校法.发现了校样上与原稿相异之处,原则上依据原稿改正校样.3。2 本校法本校法的特点是:“定本子之是非”.现代校对的“本子"即原稿.本校的客体只有一个改正录排错漏后的校样,采用通读检查的方法,通过文中内在矛盾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是非判断而发现原稿的差错。发现了原稿的差错,用铅笔在校样上标注,提出改正差错的建议,同时填写《校对质疑表》,向编辑质疑。校是非不同于文字加工,只管改错、补漏、删重,而不做文字润色。3.3他校法他校法的特点是:“以他书校本书”.“他书”指其他的书。“改必有据"是校对改错的重要原则.在通读检查中发现了问题,又难以判断是非时,就得去查检相关的权威工具书或权威著作,找到判断是非、改正错误的可靠依据。3.4理校法理校法的特点是:推理判断。在发现疑问又找不到可靠根据时,即应进行推理判断,包括分析字词含义、进行逻辑推理等。上述四种基本校对方法,在实践中应当综合运用,以求得到相辅相成之效果,最大限度地消灭差错。4.现代校对的其他方法现代校对实践还有其他校对方法,主要有:人机结合校对;过红与核红;文字技术整理。这些校对新方法和校对的四种基本方法一起,构成现代校对方法系统,必须综合运用。4.1人机结合校对校对软件查检常见错别字及成语、专名中的错别字辨识率高,速度快,是校对的得力工具。但是,计算机校对的本质决定了它只能处理可以形式化的问题,而文字的形式符号是一个十分有限的形式系统,自然语言更不可能彻底形式化,所以校对软件查错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工校对。正确的做法是人校与机校结合。人机结合校对需要找到优势互补的最佳结合模式。鉴于计算机校对误报率高,错漏多的一校样宜由人工校对,二校再用机校,机校后不改版,由人接着三校。三校的任务是:先对机校报错及改错建议逐一判断,然后通读检查一遍,发现并改正机器漏校。三校后再改版。这种“二三连校”模式,有利于人机优势互补、缩短校对周期.也可以在编辑加工之前,先实行机校,将机校的报错与改错建议作为加工时的参考;三校之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