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老电影博物馆老公馆摇曳百年光影老电影博物馆的展厅分布在公馆内的大小厢房里,每间展厅都富有怀旧情调,墙面张贴着《狼牙山五壮士》、《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雷锋》等老电影海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洪湖水浪打浪》、《四季歌》等老电影歌曲的旋律在厅内荡漾,周璇、白杨、于蓝、张瑞芳、王晓棠、王心刚……这些当年让人熟悉的电影明星和头像,一一排列在中国电影百年名人堂展板上,让人回味无穷,联翩浮想。在曹贵民的老电影博物馆藏品中,囊括了电影历史的诸多“第一”。这里有清末民初上海南昌路的南昌电影院发行的面值“四百文”的入场券,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票;1921 年出版的《电影是怎样拍的》,堪称中国第一部电影知识普及教科书;1930 年出版的《电影院经营法》,是中国第一部法律规范电影院行为的行政法规。还有世界博览会的电影胶片、二战时期欧洲战场的纪录片胶片、1946 年出版的《好莱坞—电影帝国》、1960年代“红卫影剧院”印制的面值“伍分”的电影票等。老电影博物馆藏品中最让曹贵民引以为傲的,还是他的“镇馆之宝”—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放映机。这台电影放映机的铁皮外包装箱上锈迹斑斑的厂名依稀可见“Krupp”(克虏伯公司)。机身上还刻有 1896年 6 月 8 日由“上海吴永丰洋行报关”的字样。因为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电影使用的放映机是 1895 年 12 月 28 日由法国生产,而这台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放映机,到达上海的报关时间为1896 年 6 月 8 日。一个产品从生产、出厂到出口,再经海上远洋运输,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因此推论这台放映机的生产时间是要早于 1895年 12 月的。”对这台放映机的进一步讨论,很可能对世界电影史上的公论做出一个补充和纠正。曹贵民说,1896 年 8 月 11 日,这台放映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厅放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电影。1904 年慈禧太后 70 岁大寿时,放映机又从上海运到了北京,为慈禧祝寿献映电影。结果在放映时电影机因故障发生了爆燃。现机身上隐约可见一块斑痕,就是当年碳棒燃烧留下的痕迹。曹贵民,江苏扬州人,儿时随军人父亲在甘肃长大。1961 年的一天,曹贵民的父亲兴冲冲回家,招呼一家人晚上去看电影《黑山狙击战》。那时是闹自然灾害的年代,才刚 4 岁的曹贵民懵懵懂懂,听爸爸说电影要讲“煮鸡蛋”(狙击战),心想虽然吃不着,看看也过瘾呀。就这样满怀期待地随家人前去看电影。“可是,电影里连枪带炮打了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