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煤矿工人的安全行为习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让安全生产成为员工的一种习惯,是做好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在安全生产上要做到不损害自己、不损害别人、不被别人损害,就必须形成一种责任、一种习惯。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坚韧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转。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命脉,企业的生存和进展必须要有安全作保证,离开了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谈到习惯人们总会联想到习惯性违章、习惯性动作,很少有人会想到习惯性按章操作、习惯性上标准岗、习惯性干标准活和习惯性安全生产。根据事故统计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首要因素,约占事故总量的 85%,在企业的生产建设中,人是实现安全的主体,假如人的行为“安全”了,就可以避开85%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要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关键还是在于人的内在因素,在于人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能力。 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由此可见人的习惯和性格是可以养成和改变的。因此,通过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正确运作潜意识技巧,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强化安全技术培训,丰富安全文化内容,严格处理违章行为等来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用习惯的力量来促进安全行为养成,形成重视安全、维护安全的良好氛围,才能为煤矿的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基础,才能实现打造本质安全的矿山。 一、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来培育安全习惯 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形成特色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属于企业文化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企业在安全工作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和结果,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责权利统一的原则。根据国家出台的安全生产法和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到企业内部的一系列规章管理制度,都对企业内部人员的责任根据岗位和能力的大小,区分各自不同的责任,履行着各自不同的职责。 企业文化是领导者提倡的文化,因此领导者的素养和行为习惯,对安全工作规律性和安全文化的形成具备积极的决定性作用,他能激励和调动企业各个层次人员积极发挥作用,形成具备鲜亮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因此,煤矿企业在安全工作方面,上至领导层,下至管理层、执行者,都应遵照执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始终把安全建设作为企业建设进展的基础,把矿井工程建设与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积极为员工制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养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