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_第1页
1/3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_第2页
2/3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_第3页
3/3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俗语常说“一问三不知”,当然大家都明白,它的意思是说什么也不知道。 人们办事情最怕碰到一问三不知的工作人员,他(她)不给任何指引,不做任何说明,让人无所适从。 “一问三不知”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没说一问四不知呢?这“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件不知道的事呢?为什么它可代表所有的事全然不明呢? 它原来是出自《左传》 据记载,晋国的荀瑶率领军队攻打郑国时,荀文子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他说道:“君子之谋也,始衷(即中’字,三代衷’字有“中心”一解)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这段记载在古书中首先提出了“三不知”的说法。 荀文子说话的大意是: 仁人君子的进攻谋略,是开始、中间和最后终结(即“始衷终”)都弄得了如指掌明白清楚才进攻。现在我们这三部分都不知道,不是很难吗? 所以,从这段话可以理解,“三不知”指的是开始、中间、结局都全然不知。 明朝人姚福在《清溪暇笔》一书中的说法也印证道:“俗谓忙遽曰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盖本《左传》。” “一问三不知”是指事情从始对终三阶段全不知晓,囊括了世间万事的来龙去脉,加则累赘减又不足。 【故事全貌回顾】 公元前 468 年,晋国的大夫苟瑶率大军讨伐郑国。 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个强国,后来日渐衰弱,成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郑国君王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去求救。 齐国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晋国吞并郑国而更加强大,构成对齐国的威胁,就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前去救援。陈成子率军到达淄水河岸的时候,天下大雨,士卒们不同意冒雨过河。 郑国的向导子思说:“晋国的兵马就在敝国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来告急,敝国的君臣,正焦急地希望齐军早日到达。假如再不行进,恐怕要来不及了。” 陈成子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挥齐军过河。战马见了的舀滔的河水吓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们过河,经过一番努力,齐军安全地渡过了淄水,准备与晋军交战。 晋军统帅苟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害伯,便对左右的部将说:”我占卜过攻打郑国,却没有占卜过和齐国作战。他们的军队排列得非常整齐,我们恐怕打不过他们。” 部将们也赞成他的看法,主张撤兵。苟瑶一边下令撤军,一边派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陈成子。 使者说:“我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其实是为了替您报仇。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文出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