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由来军礼军礼,是军队中使用的严肃礼节。当今世界各国的军礼。其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英国皇家海军奋力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女王为凯旋归来的将士进行了一次壮观的祝捷大会。在会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自为有功的将士颁发奖品。当时,为了维护女王的尊严,特别规定,将士领奖时,要用手遮蔽眼部,不得对女王平视。这一动作逐渐演变成了今日的军礼。其二,古罗马的帝国骑士在相遇时,有举起盔甲上的面甲的传统。据说这是为了表示敬意和骑士精神;同时,还可向同伴显示脸部,以免被误杀。到中世纪,西欧的武士都丢掉了面甲,举面甲的传统也就演变为脱下头盔或帽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军队为简便起见,正式把脱帽致礼的传统改为用手接触帽檐或一束头发〔在不戴帽时〕。辛亥革命最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版于 1912 年 6 月,收录了 1911 年 10 月 11 日至 1912 年 2 月 12 日间的各报章事关革命的报道。同年,以“辛亥革命”为书名的,还有署名“草莽余生”编辑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录》不过,“辛亥革命”一词直到上世纪 20 年代才成为一个指涉 1911 年满清王朝被推翻的常用词。1919 年 8 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连载《民众的大联合》政论长文,使用了“辛亥革命”一词,并就其内涵有过精炼的阐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初始,陈独秀撰写《辛亥革命与国民党》,专门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渐成专有名词。1930 年 7 月 10 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 100 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遂成流行词汇,沿用至今。番茄最早是欣赏植物,被视为有毒相传番茄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欣赏,无人敢食。当地传说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会起疙瘩长瘤子。虽然它成熟时鲜红欲滴,红果配绿叶,十分漂亮诱人。但正如色泽娇艳的蘑菇有剧毒一样,人们还是对它敬而远之,未曾有人敢吃上一口,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欣赏植物来对待。据记载,十六世纪,英国有位名叫俄罗达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爱番茄这种欣赏植物,于是如获至宝一般将之带回英国,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了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表达爱意,从此,“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广为流传了。但人们把番茄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