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针对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医生积极实施抢救,抢救成功 47 例,成功率 97.9%。结论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同时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体会2 临床观察2.2 观察神志、四肢情况一般患者出血量在循环血容量的 5%以下则无明显临床症状,如出血量在 5%以上可以出现眼花、口渴、眩晕等,出血量在 20%以上时,患者可出现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四肢湿冷等休克现象。2.3 观察呕血及便血消化道出血每日>50ml 即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有腥臭味。如出血量多,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可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大便,如出血量>250~300ml时,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可出现呕血,如出血量大于 400~500ml 时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昏,四肢乏力等,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多而稀薄,提示有继续出血[1,3]。2.4 观察尿量尿量的多少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大出血后,患者可出现少量或无尿,尤其在补钾前要观察尿量,所以应正确观察 24h 出入水量,尤其是尿量的变化。2.5 观察有无再出血征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常常反复,出血控制后仍应严密观察有无再出血,如患者咽部痒感、异物感、胃部饱胀不适、灼热、恶心及反复呕血、黑便,颜色由暗黑变为暗红,甚至呕吐物变成鲜红色,血压、脉搏不稳定,提示再出血。48 例患者1 周内再出血 4 例,再出血前有上腹部胀痛、灼热感,烦躁不安等,及时发现后给予相应处理,3 例得到有效控制,1 例死亡。2.6 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病情重者要给予氧气吸入,尤其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缺氧易诱发肝性脑病,所以应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3 护理3.1 急救应做好抢救准备,严格执行抢救程序,提前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备抢救时需要,从而使各项抢救工作即使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有条不紊地尽快实施。3.2 及时快速补充血容量对待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迅速建立两至三条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抢救一开始要加快滴速,但也要避开过多、过快输液、输血引起肺水肿或诱发再出血,从而加重病情。3.3 用药指导严格遵医嘱用药,熟练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如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时,滴速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腹痛、心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