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变工作态度,提供优质服务 (一)“”时刻牢记 四个意识 ,紧盯目标任务。一是转变工作态度,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加大对镇村两级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干部的服务能力,确保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三)严格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益。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并联办理和限时办结等制度,积极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委托代办等服务,消除 踢皮球 现象,多为群众办实事。 (四)资源共享、信息共抓。明确专人每月与卫生院、派出所、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进行信息对比,仔细分析工作中存在重点难点问题,准确掌握新生儿入户、婚姻登记、儿童参加社会保障、入学等情况,及时把握出生人口动态,建立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生育登记、孕产期保健、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已婚育龄妇女妊娠情况与孕产期保健登记等信息共享工作制度。 (五)加强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开展了流动人口服务登记工作,对流入人口基础信息进行采集登记,及时把信息反馈给镇流管办进行信息比对,做到人员不重不漏;扎实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为流入半年以上的人口建立健康档案。根据上级要求打造流动人口融合示范点,做好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的宣传,面对面对流动人口宣传卫生计生优惠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到他们的身边。 (六)健康扶贫精准化。严格根据省、市、县安排部署,统筹卫生院、合医办深化推动健康扶贫工程,严格落实国家健康精准扶贫政策,全面实现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服务应签尽签,做到大病、慢病分类治疗得到应治尽治、医疗办保障救助应保尽保、健康扶贫政策应知尽知,确保贫困家庭不因贫看不起病、不因病加深贫困程度。 (七)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法律规范化。一是落实制度,发现或怀疑有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及时向上级;二是协助县卫生计生监督局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城镇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三是协助卫生监督局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四是协助定期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上报;五是协助卫生计生监督局对本镇计划生育进行巡查,协助对本镇内计划生育相关活动的开展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