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世界大国的民众基础

世界大国的民众基础_第1页
世界大国的民众基础_第2页
世界大国的民众基础世界大国不仅需要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而且也需要与之相称的社会根底,这其中,公民国际化素养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简言之,就是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公民,能否流畅地与世界他国公民进行观念价值的深度沟通。中国正在成长为一世界大国,中国该如何更好地认识外部世界,更好地与外部世界沟通,是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一大难题。周鑫宇博士的这本《中国,如何自我表达》直面该问题,从中国的国际身份、经济、政治、对外关系和文化五个方面探讨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和公共外交的方式。对大局部中国人而言,当今世界在文化和传统上与自己是稍显隔膜的。这局部是因为近代以来,西方世界主导了国际体系的规那么与制度,引领着各类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风潮,中国作为后来者总是处于学习和借鉴之中;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因漫长历史而形成的独特文化传统,它们经几千年积淀,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基因,很难轻易改变,如同外国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那样,中国人往往也透过自己的多棱镜去观察外国人。差不多在 1840 年以前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儒家的一套“华夷”之辩就是中国观察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主要理论方法。而直到西方文艺复兴甚至是工业革命时,虽然中国人很少有人仔细去探究认识自己以外的世界,但中华帝国确实毫无争议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全面领先于整个世界,中国人的骄傲和民族自豪感皆来自于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逐渐折服于洋人的军事能力和科学技术,开始了融入西方世界、学习西方的进程。只不过,这种“师”“生”关系长期都是不太融洽的,西方人对待中国这个学生的态度是傲慢恶劣的,侵略、剥削、压榨和欺骗是家常便饭。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段不平等历史影响很大,它也是中国大局部民众常常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理性看待西方主导的世界的另一大重要原因。这两段独一无二的历史经历造就了中国人在观念上与外国人的巨大差异,与世界绝大局部开展中国家不同,中国有着自己的曾经成功经验,这使得她很难毫无保存地接受西方所代表的另一条成功路径,因此对待西方人坚持的政治、经济等道路,中国人在接受时比任何国家的人都显得扭捏和欲拒还休。至于在文化上,中国与西方更是截然不同。同样,外国人也很难正确客观认识中国及中国人。除了历史、观念及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的日新月异,更进一步增加了这种认知的复杂与难度。《中国,如何自我表达》一书指出,外国人认识中国有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津创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交流文创,小店资料希望满足您的需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