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比较中的西部教育 来源: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讨论中心 作者: admin9 进行东西部教育比较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找出基本条件的现实差距,进而进行必要的弥补和改造,使西部教育的进展有一个良好的客观基础;通过比较和分析,找到西部教育的特点和特色,强化和进展自己的特色,以自身特色融入全球化、融入中华民族经济和文化进展之洪流。一、 东、西部的差距及分析(一)东西部比较的视角1. 东西部的物质差距与文化差别在比较东西部教育,探讨西部教育之路向之前,必须首先明确认识东部、西部差距的基本视角。第一、东西部存在物质与资源的差距。就物质层面看,如上所述,由于历史的原因,也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非均衡进展策略,在经济和社会进展水平上,西部大大落后于东部,因此可以说物质上的西部是贫困的。当下所谓东西部的划分采纳的恰恰是经济坐标。然而分析的参照系绝非仅仅局限于经济坐标,当我们把自然和人文资源也纳入比较视野时,西部则是极其富饶的。 第二、东西部不存在文化的差距、只有存在文化的差别。东西部教育的比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现存的基本状况和条件的比较;二是双方各自的特点、特色的差异。目前,东部教育的条件明显优于西部,其经济社会进展的现代化程度远比西部要高。这方面的比较可以通过许多数字来加以表征,可以用“差距”一词来加以刻划。但是,却不能用“差距”来描述东西部教育的各自的特点和特色,即只有“差异”而没有“差距”。因此,当面对“西部的教育落后于东部”的陈述时,它只在第一个方面有意义。因为西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统科技却是东部所没有的;她既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整体进步的重要源泉。此为认识、开发西部的基本点。 2.走西部特色开发之路就西部的进展而论,国家应当实行倾斜政策,东部也应当予以全力支持,以便为西部的经济起飞奠定必要的基础。但是,正如中国的进展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一样,西部也应当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特点的,有西部特色的进展道路,不能在东部的身后亦步亦趋。西部大开发不是东部进展模式的简单覆盖,也无法覆盖。西部进展应以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与现代教育为手段,走可持续进展之路。首先西部是自然资源富集。如上所述,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昆仓山、祁连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都在西部,高山决定了水能资源丰富,长江、黄河这些世界级河流,还有珠江等整个南亚次大陆主要河流都源于西部;煤炭、石油、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