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省工委在抗战中的英勇斗争中共广西省工委在抗战中的英勇斗争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共中央和广西党组织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高举团结抗日救亡旗帜,为推动和争取国民党新桂系集团共赴国难并坚持抗日到底、领导八桂各族人民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八桂团结抗战的特别阵地 中共广西党组织积极发动广西各界民众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掀起全省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推动组建三届广西学生军。1936 年的“两广事变”前后,广西当局接受中共秘密党员谢和赓的建议,6 月 26 日在南宁成立了第一届学生军,北上绥远慰问长城抗日的吉鸿昌部队,深化湘桂边、粤桂边和黔桂边宣传抗日救亡,推动全省 40 余所中学成立抗日宣传队。第一届学生军被誉为“铁打的一群”。1937 年 10 月间,第二届学生军大队在桂林李家村成立。中共广西省工委调派 30 多名党员参加学生军,成立党支部。第二届学生军奔赴鄂豫皖抗日前线,学生军中共支部在中共安徽省工委领导下,为华中敌后抗日作出了贡献。1938 年 11 月广西当局组建第三届学生军。中共广西省工委调派 99 名党员参加学生军,各团成立秘密支部。第三届学生军在广西抗战救亡斗争中经受严竣考验,在抗击日军的桂南大会战中,被称为“兵王”,成为广西革命斗争的重要骨干。 积极参加广西当局主持的广西建设讨论会,主办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为广西“焦土抗战”培训乡村干部。中共通过李任仁、陈劭先的关系推举杨东莼、胡愈之、千家驹等数十名著名学者受聘为广西建设讨论会的讨论员,创办了《建设讨论》《时事分析》《敌国舆情》杂志,成立宪政协进会,使广西建设讨论会为广西当局坚持抗战发挥重要智库作用。1939 年 2 月 1 日,广西当局在桂林天圣山开办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中共秘密党员、全国救国会理事杨东莼担任教育长,主持校务。他还通过“桂林八办”和自己的社会关系,聘请一批进步的文化人和学者在校任职。先后有 100 多名中共党员到地干校工作和学习,他们掌握了全校行政、教学、训练的领导权。地干校在两年间开办 4 期,培育村街长 1400 多名,在社会上反响强烈,被誉为“南方抗大”。 领导推动各地当局组建抗日战时工作团。中共广西党组织利用广西当局的通令,争取玉林、南宁区国民党军政首脑、开明人士的支持,成立玉林五属战工总团、浔州四属战工团、南宁区战工团,辖 20 多个县战工团,在桂东南、桂西南、桂中南 20 多个县城乡活动。各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