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工作总结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篇一 一、中医药提升工程主要工作 (一)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1、县医院:设立中医科(门诊及住院),中医医师(含中西医结合专业)10 人,中医药剂师 3 人,能完成中医诊治工作,年底门诊接诊 6000 余人,住院 1100 人;为进一步完善中医服务能力建设,新购置设备微波、中药熏蒸机、臭氧机、银质针、煎药机、牵引床、电针治疗仪、神灯等,20xx 年配备中医专业人员 4 人,派驻学习 1 人,中医科门诊患者建立个人电话跟踪随访,了解病情以及治疗情况; 2、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 20xx 年 7 月成立,科室建设及人员的配备有待完善,没有设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站,科室建立及人员的建设将在 20xx 年完成;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县辖 11 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 5所,一般乡(镇)卫生院 6 所,129 个村卫生室,由于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缺乏,严重制约我县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进展,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卫生机构不足三十家。为进一步完善中医从业人员,提高中医药人员队伍素养,解决农村“缺医”现象,根据贵州省卫生厅、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xx 省卫生厅关于做好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的通知》(xx 卫发〔20xx〕89 号)文件精神,20xx 年遴选出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 3 人。 (二)中药房建设 继续加强中药房建设工作,法律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提高中药调剂水平,设立并进一步法律规范了中药及成药库房,根据需求,不断扩大中药品种。县医院中药房人员配置基本完善,中药品规能满足中医药诊疗服务;各乡(镇)卫生院由于人才缺乏,设备简陋,中药房建设步伐缓慢,每家采购中药饮片达 100 余种,严重影响了中医服务能力建设。 (三)人员培训 1、全县加强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1 期,总计 383 人次,基层卫生机构 141 家(含卫生室),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继续医学教育范围予以考核。 2、20xx 年,我县共派出多名中医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了中医药理论及临床技能。 二、五项具体指标计划完成情况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房设置比例 100%,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只配备中药饮片,中药比例较低;中药房建设较为完善的只有 xx 镇中心卫生院和 xx 镇卫生院,中医基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