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日本应该向战胜国中国缴付战争赔款是天经地义的。但由于美国操纵国际事务,为了自身利益,迫使国民党政府一步步放弃了战争赔款,那么根据国际惯例,在每一份战后签署的和约中都包括战争赔偿的内容。这种由战败国向战胜国缴纳的赔偿,款额往往大得惊人,如 1894-1895 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战胜的日本就通过《马关条约》以战争赔偿的名义从战败的中国清政府手中掠走白银两亿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重要组成局部的中国,在长达 14 年的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在战争结束后,战败的日本却没有向作为主要战胜国之一的中国缴付赔款!更令人不解的是,那些受战争破坏远较中国为轻的东南亚国家却不同程度地获得了赔偿,其中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所得赔款分别为 2 亿美元、5.5 亿美元和 2.23 亿美元,甚至连当时尚未统一的越南南方吴庭艳政权也获得了赔款 3900 万美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还是让历史本身作出答复吧。一、张群曾在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上大声疾呼:决不放弃我们对日要求应得的赔偿!1945 年 8 月 15 日,伴随着播送中日本天皇裕仁停战诏书的公布,在中国大地上飞扬跋扈了整整十四个年头的太阳旗颓然坠地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可分割的一局部最终取得了胜利。1945年 9 月 2 日上午 10 时,日本代表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了投降书。在德意日法西斯三国轴心集团中,日本是最后一个在投降书上签字的。在此之前,意大利与德国已分别于 1943 年 9 月 3 日和 1945年 5 月 7 日向盟军投降。从外表上看,日本是在包括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出兵东北的行动在内的盟军联合打击下乞降的,但实际上,对促使日本投降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中国八年的全面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奉献最大、损失也最大。据统计,在这场历时持久的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总计高达 3500 万;各种损失折合当时美元计算数额高达 1000 亿以上。面对如此沉重的经济损失,要求罪魁祸首日本给予中国战争赔偿是天经地义的。中国政府对此态度相当明确,当时的国民政府外长王世杰在阐述战后中国对日根本政策时指出:尽管中国不主张实行狭隘的报复主义,但就赔款问题那么应一本正义与公正之要求,以从事解决。为此,中国政府特意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调查和统计战争中各项人力、物力损失的情况,以便对日提出赔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