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点教学感悟--教学中的矛盾(老师个人工作总结)来到盐城中学已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一个月内,虽然不敢说自己兢兢业业,但是至少自己是刻苦努力的了。把以前在大学中学的教育的理论现在搬到时实践中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正是知道自己不足和困的地方了。发现不足只有努力弥补,进一步学习,学习之余便是反思,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在学哲学的时候学习了矛盾的理论,现在在教育中用矛盾的理论分析,有所小得,所以写出来,不怕贻笑大方。教学中也有矛盾,教学的矛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就是教的矛盾,一个是学的矛盾。教的矛盾实际上也是老师的矛盾,学的矛盾也多是学生的矛盾。老师现在有的矛盾就是: 一、 博与专的矛盾。博大精深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两者相互依靠也相互排斥着。对于一个体育老师来说,博就是了解各种相关的知识,如地理学、人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专就是在专业领域内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譬如说是民俗体育,民俗体育原来就是体育的一个部分,属于体育的范畴,但是民俗属于社会学的内容,一个体育老师想要透彻地了解民俗体育就必须对社会学有所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体育有不同的地方,又要求体育老师有相关的地理学的知识。就是有个专业内容,要求博的积累。这是博和专的统一。但是对于一个体育老师来说,专业出色,必定要经历千锤百炼,花大量的时间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无论博和专的知识都是无限的,这样的一个矛盾就出来了。解决的方法只有老师个人勤学苦练,赶在时间的前面。二、师道尊严和融入学生之间的矛盾。师道尊严是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部分,所以又说天地君亲师这样的排序。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还要不要提倡师道尊严?当然要,这是促进教学工作的一个良好的条件,当一个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恶劣威信感,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老师的行为和活动,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很容易实现。但是同是也提倡老师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融入到学生中去,才有恶劣对学生的了解,了解以后才可能会因材施教。师道尊严是在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实现的,但是矛盾就是过分融入学生的生活,可能就很容易失去师道尊严。尊严在一定的意义上讲也是在一定的神奇感上产生的,除非是圣人,但是老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不代表每个老师也是神圣的,老师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一个度的问题上,如何把握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