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适应性与有效性评价流程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液制品输注指南》制定临床输血适应性与有效性评价流程,并列出临床输血评价的考核指标。临床输血评价(须在病历中体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临床输血适应性评价二、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1、临床输血适应性评价:是指经治医师在每次实施输血前须对患者临床输血适应症进行评价。1.1 手术及创伤患者1.1.1 红细胞制剂输注(1)血红蛋白>100g/L,血细胞容积〉0.3,.可以不实施输注。⑵血红蛋白 v70g/L,血细胞容积<0.21,应立即实施输注。(3)血红蛋白 70-100g/L 之间,倘若患者伴有觉明显的临床缺氧症状与体征,主要包括:头晕、乏力、和心悸等,应实施输注。1.1.2 血小板制剂输入(1) 血小板计数>100X109/L,可以不实施输注。(2) 血小板计数 V50X109/L,可应立即输注。(3) 血小板在 50-109/L 之间,倘若伴有出血倾向或/和血小板功能低下,应实施输注。(4)特殊情况① 留置导管、胸腔穿刺、腰穿、骨穿、肝活检、经支气管活检、拔牙或补牙等创床操作和检查,或体外循环等,血小板计数W50X109/L,应实施输注。② 硬膜外麻醉(包括:剖腹产)血小板计数 W50-80X109/L,应实施输注。③ 大手术,血小板计数 W80-100X109/L,应实施输注。④ 头颅、眼部、脊柱与前列腺等特殊部位手术,血小板计数<100X109/L,应实施输注。1.1.3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1)PT 或 APTT>正常 1.5 倍,或 INR 值>1.5(肝病>1.3),伴有创面弥漫性渗血,应立即实施输注。(2)急性大出血输注大量保存期相对较长红细胞制剂后,仍出血不止,应立即实施输注。(3)有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病史,伴有出血倾向,在相应血浆药源性制剂供应缺乏时,可以实施输注。(4)对抗华法令药物过量,可以实施输注。1.2 非手术患者1.2.1 红细胞制剂输注(1) 血红蛋白〉100g/L,血细胞容积〉0.3,可以不实施输注。(2) 血红蛋白 V60g/L,血细胞容积 V0.2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简称:AIHA)血红蛋白 V40g/L,应立即实施输注。(3)血红蛋白 60-100g/L 之间,倘若患者伴有较明显临床缺氧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为包括:头晕、乏力和心悸等,应实施输注。1.2.2 血小板制剂输注(1) 血小板计数〉50X109/L,可以不实施输注(2) 血小板计数 W10X109/L,应立即实施输注。(3) 血小板计数 10-50X109/L,倘若伴有出血倾向或/和血小板功能低下,应实施输注(4)特殊情况① 存在其它止血异常(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或存在高出血风险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