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权制度与企业改革的实践途径和政策法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李 保 民 今年九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指出:“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改到深处是产权。改革攻坚阶段,尤其要在“产权清晰”上下功夫,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是深层次的体制改革障碍之一。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在我们面前有许多必须解决而且回避不了的问题,有许多必须抓紧而不能拖延的任务。温家宝同志也强调,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毫无疑问,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改革,也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和关键时期。突出地表现在产权置换和人员安置上。7 月 26 日至 29 日,胡锦涛同志在上海考察工作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治本之策,谋划长久之计。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改革方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一个整体,不能偏颇。实践中的探索告诉我们,在一个企业、在一个地区、在一定的时期是有所侧重的。2003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知难而进,明确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理论的突破旨在改革的攻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吹响了产权改革的新号角,是我们深化产权制度和企业改革的行动纲领。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由所有制实现形式所决定的,反映不同利益主体对某一财产的占有、支配和收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作为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产权具有排它性、独立性、可分解性和收益性。当前“产权清晰”是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工作重点。一、调整产权结构,盘活存量资产。调整产权结构,实际上是进行产业改组、行业改组。这是产权改革的重点和现实选择,也是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的结合点和着手处。从财务操作上,存量资产一般特指净资产、国有资本,即《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所有者权益”, 包括注册资本、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四部份。盘活存量资产实质是产权结构的调整。从法规执行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所界定的“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其中的“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就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