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参与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探索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四管四合”模式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在前期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 “三级跳”(从无物业——到准物业——再到专业物业——最后到全要素小区)工作基础上,以抓好物业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分类探索创新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工作思路。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完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朝阳区党建引领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参与社会治理试点实施方案》,构建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街乡直接负责的工作体制,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区房管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监督中心等职能部门,组建物业管理投诉处理专班,实施台账管理、接诉即办,定期召开例会、分析总结、统筹调度,推动化解物业管理共性问题、疑难问题。二是突出清单管理,完善推动机制。在前期选取的商品房、保障房、老旧小区、房改房等 4 类 8 个小区分类试点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党建引领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参与社会治理重点任务,建立分片调度工作制度,逐街逐乡“点对点”督促指导,确保做有方向、干有标准、评有依据、质有提升。三是突出规范引导,完善行业监管。建立朝阳区物业管理矛盾·1纠纷“三级”沟通协商机制,加强对物业管理矛盾纠纷的社区、街乡、区级“三级”沟通和协商。建立多部门联合检查及执法机制,针对投诉问题集中的物业项目,由街乡社区、建设、房管等开展联合检查和执法工作,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通过将企业信用分级作为业主选聘、续聘、解聘企业的依据及物业管理考核依据,探索建立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实行排名靠后企业淘汰退出机制。二、明确“四管”模式,推进服务开展通过探索,朝阳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整体形成了“专管”“直管”“自管”“托管”四种模式,结合不同类型物业管理服务特点推进物业服务活动开展。一是“专管”模式,即小区业主委员会或居委会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能,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专业物业服务企业提供服务。该模式多存在于商品房和保障房小区,其特点是小区物业产权明晰,业主在公共服务需求上容易达成共识。依托“专管”模式,东湖街道利泽西园一区、大屯街道万兴苑等小区推动成立民营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或功能型党组织,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及业主形成良性互动的基层治理格局。二是“直管”模式,即由各产权单位依托自身的房屋管理部门对自管小区直接提供服务,或由产权单位委托专业物业服务企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