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一、填空题(主要是针对选择题)(一)关于民族问题1、由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根本原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2、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3、民族平等原则表现为: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 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注意:虽然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民族间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4、坚持民族团结原则的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5、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6、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它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注意:不包括司法机关)。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注意:民族自治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而不是高度的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8、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二)关于宗教9、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能讲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1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