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 面向经济全球化【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主要表现;世贸组织的作用、原则;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原则;“走出去”的含义。2.提高辩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不能只谈机遇而不谈挑战,也不能只谈挑战而不谈机遇;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并不是对立的;“引进来”与“走出去”二者是统一的。二、方法与过程1.查阅、收集我国对外贸易成果和遭遇的贸易摩擦、挫折的材料,办一期板报;或者通过参观相关展览,以具体的事例,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的信心。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讨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措施,增强忧患意识、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树立科学发展观。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挑战,认识到应对这些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从而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基础检索】1.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资本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① 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 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4)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知识网络】【三点透析】(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1.如何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资本为了追逐利润,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