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进展观,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在进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新高度,进一步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我国必须进展和怎样进展等重大问题。科学进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也是解决我国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要求进展的目的不是为少数人利益,也不是为进展而进展,而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健康安全和全面进展的需要。以人为本,不仅要求进展是为了人,而且要求进展必须依靠人,要求通过进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进展。以人为本的进展观要求进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全面进展的含义,包括经济进展、社会进展和人的全面进展,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进展,包括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展;全面进展还包括上述各个大的方面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全面进展。协调进展,要求全面进展所包括的各个大的方面以及各个大方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进展中都是相互协调的;不仅是同向进展的,而且进展速度或数量比例关系是相互适应的。可持续进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进展,是强调进展进程的连续性、持久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在经济社会进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进展与社会进展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还在进展。与此同时,人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在加剧。因此,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科学进展观,下大气力解决上述经济社会进展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需要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也正是我国从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2020年3000美元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一个重要的进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将出现新的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可能持续扩大,社会结构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动加快,将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因此在这个阶段尤其要坚持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才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使经济社会进展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