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练声技巧 第一步,练气。 首先要学会用气。吸气:吸气要深,小腹收缩,整个胸部要撑开,尽量把更多的气吸进去。我们可以体会一下,你闻到一股香味时的吸气法。注意吸气时不要提肩。呼气:呼气时要慢慢地进行。要让气慢慢地呼出。因为我们在、朗诵、论辩时,有时需要较长的气息,那么只有呼气慢而长,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呼气时可以把两齿基本合上。留一条小缝让气息慢慢地通过。 第二步,练声。 我们知道人类语言的声源是在声带上,也就是我们的声音是通过气流振动声带而发出来的。练声时,千万不要在早晨刚睡醒时就到室外去练习,那样会使声带受到损害。特别是室外与室内温差较大时,更不要张口就喊,那样,冷空气进入口腔后,会刺激声带。 熟悉言语产生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言语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通过频繁使用而进展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表情达意的手段。实际上,它的形成过程很复杂,决不是动动嘴唇和舌头的问题。因此,熟悉发音器官的构造、活动和作用,对于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做到吐字清楚是必不可少的。人类没有单独用作发音的器官,而是使用呼吸器官、消化器官作为自己的发音器官,而这些器官原本不能产生言语,只完成维持生命的动作,只是到后来才用于说话。发音器官有肺、气管、喉(包括声带)、咽、鼻和口。这些器官形成一条形状复杂的从肺部一直延伸到唇的管道。由于舌、唇和咽、口、鼻的形状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发出不同的语音来。大多数的言语声波就是通过这样的机制产生出来的。 了解和熟悉了言语产生的过程以后,接着要做的就是矫正发音和吐字的不良习惯。在口语交际中,只有发准每一个字、词的读音,交际活动才能正常的进行下去,否则就会造成歧义和误解。 播音的练声方法 (1)气泡音: (2)搓脸:10 秒。 (3)转颈:10 次,10 秒。 (4)松下巴:10 秒。 (5)提颧肌:10 次,10 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6)咀嚼: (7)半打哈欠:5 次,10 秒。 (8)撮唇:10 次,20 秒。 (9)合口左右撅唇:10 次(左、右为一次),30 秒。 (10)转唇:8*8 拍,30 秒。 (11)双唇打响:30 次,30 秒。 (12)弹唇:1 分钟。 (13)顶腮:30 次,30 秒。 (14)刮舌:20 次,20 秒。 (15)伸卷舌:20 次,20 秒。 (16)立舌:10 次,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