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依法治校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治教的客观要求,是学校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化、法律规范化、法治化的必由之路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附中)教育管理改革为例,对依法治校与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关系做了一些新的探讨。一、依法办学,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现代学校制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依法办学,自我进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依法办学,是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必定要求,这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将校务公开上升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工作方式,使学校在运行方式上,通过公开形成上下多方面的互动机制,并渗透到学校管理各个方面,这是促进学校的科学化管理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形成的保障。1.管理内控,是教育进展的必定趋势现代管理思想的重大转化是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进展,管理内控是教育进展的必定趋势。上世纪 80 年代人们提出了“校本管理”的概念,就是以学校为基础,从学校实际出发的管理,它包括了校本课程、校本人事、校本财务,等等。校本管理给予了学校管理的空间和权力,是学校实现自主进展的提前。校本管理实现了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进展,是现代管理思想的重大转化。学校通过自我进展的目标定位、人才培育和办学特色的确立,内部运作上的自我激励,学校资源上的自主调配,使得“培育持续进展的学生,造就持续胜任的老师”成为可能,也为“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奠定了基础。2.自我约束,是学校进展的内在要求现代教育在给予学校进展的充分自主权的同时,要求学校要建立起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学校内部的自我约束的机制,不限于某一项具体的规定加上某个具体的程序,而是要贯穿于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体现自律的精神,体现教育的整体制度框架,真正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和评价的全部流程上。3.社会监督,是自主进展的动力保障学校的社会监督包括政府的检查、督导和评估,专业的审计和考核,媒体的监督,社区和家长委员会、学生评议等。学校要始终将监督、审核活动当作是例行体检,发现问题时及时纠偏、堵塞漏洞,提高法律规范水平,使学校出现的任何偏差能够尽早发现,在萌芽状态得到化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外在的限制转化为办学进展的动力,并为学校进展制造积极的条件。社会监督也是学校实现承诺的动力,是学校宣传办学成果的最佳途径。华师附中近年来积极参加各种等级评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