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视角下我国高校规章的法治化探讨摘要: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学校治理领域的重要体现。随着法治中国理念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的教育规章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关键性。目前,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存在着制定主体不明确、制定程序不法律规范以及规章内容不合理等弊端,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我国高校脱胎于旧的行政管理体制,“高校自治”与“法律保留”间存在矛盾,我国法律未对其制定与实施给予明确的规定。因此,如何适应法治中国进展的大趋势,切实提高高等学校规章制定与实施的法制化水平,是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法制化道路中的难点和重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观念、程序等各个方面入手。关键词:高校;规章;法治化;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高等学校践行依法治国理念的题中之意,同时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适应教育进展新形势的必定要求。自 2024 年 11 月教育部印发《全面推动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来,我国高校治理在依法治校的理念指引下步步推动。作为高等学校依法治校基本依据的校园规章则必定会在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理念的深化人心,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我国高校内部规章长期以来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顺应时代变革、尽快提高高校规章法治化水平自然便成了我国高校目前亟须面对与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成为了落实依法治校的关键一步。一、我国高校内部规章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事实上,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文件并没有明确授权高等学校各部门制定内部规章的权力,因此现实中大量存在的高校内部规章实际上是游离于法律约束之外的。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控制,目前的高校内部规章无论是制定还是实施都相对混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我国目前的高校规章制定主体相对混乱。高校的日常管理活动涉及方方面面,但是哪些规章应当由学校制定,哪些又应该由具体职能部门制定往往缺乏一个具体的规定,从而导致了实践中制定主体的混乱。例如,2024 年中央民族大学四名学生因考试作弊被其学校开除学籍,而学校所依据的《中央民族大学关于考试作弊处理的若干规定》只是该校教务部门所制定的一份规章文件。在开除学生学籍如此严肃的问题上,该文件的权威性、合法性自然会受到很大的质疑。其次,我国目前的高校规章在制定与实施的程序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