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例鉴赏(琵琶行)

课例鉴赏(琵琶行)_第1页
课例鉴赏(琵琶行)_第2页
课例鉴赏(琵琶行)_第3页
《琵琶行》课例实录执教王毅军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走在湖畔,千年之前的那声裂帛,仿佛就在耳边,仿佛就在昨天。那一个瞬间,白居易走在歌女的弦上,琵琶声响在诗人的诗里,拨弦的人轻拢慢捻,弦上的人醉不成欢。琵琶声渐行渐远,在心头响起,在诗里隐没,书案前,只留下江州司马,泪湿青衫。一朵花,一杯酒,一首诗,分不清谁更醉人,谁更灿烂;分不清谁会芳华于弹指之间,谁将流传得更加久远。有花,有酒,白司马醉倒在诗的马前,诗无言,诗是诗人最初和最终的家园,诗是诗人永远的春天。)(情境的创设营造悲凉的气氛,把学生深深吸引到课堂上。)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生:白居易。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请一位同学说说。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上至帝王,下到百姓,他都极富有同情心、悲悯心,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的《琵琶行》。(教师提到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调动学生的语文经验和百科知识,问题又提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板书课题)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辨体意识)生:诗歌的一种体裁。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主要是以铺叙记事为主的一种歌词。(点明诗歌的叙事性)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生:(读小序)“元和十年……命曰《琵琶行》。”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评价时肯定其正确的发言,也补充其没有思考到的地方。)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师: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学习国文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策略性知识的教授)生:读。师:对,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这么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