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血压管理制度

高血压管理制度_第1页
高血压管理制度_第2页
高血压管理制度_第3页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2017》要点基层高血压管理基本要求组建高血压管理团队依托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立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的高血压管理团队,在机构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通过签约服务的方式,按照本指南要求,为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提供规范服务,并获得相应报酬。团队中的家庭医生为经国家统一考核合格的医务人员。配置基本设备血压计:推荐使用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允许使用传统的台式水银柱血压计。血压计应定期校准。不推荐使用腕式或手指式电子血压计。其他应配备设备:身高体重计、血常规分析仪、尿常规分析仪、血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定期校准。还需准备测量腰围的软尺。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配备动态血压监测仪、心脏超声设备、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设备、胸部 X 线检查设备及眼底检查设备等。保障基本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下述五大类降压药,即:A:ACEI 和 ARB。ACEI 与 ARB 降压作用机制相似,应至少具备一种;B:B 受体阻滞剂;C:CCB,即钙通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常用于降压;D: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常用于降压。基层高血压管理流程诊疗关键点1. 血压测量“三要点”:安静放松,位置规范,读数精准2.诊断要点:诊室血压为主,140/90mmHg 为界,非同日三次超标确诊3.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4. 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5.基层高血压转诊四类人群:起病急、症状重、疑继发、难控制高血压诊断一、血压测量(一)测量方式1. 诊室血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以诊室血压作为确诊咼血压的主要依据;2.家庭自测血压:作为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手段,也可用于辅助诊断(家庭自测血压方法详见《手册》);3.动态血压监测: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采用,作为辅助诊断及调整药物治疗的依据 。 (二)测量仪器1. 选择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符合标准的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定期校准。2. 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上臂臂围,袖带气囊至少覆盖 80%上臂周径,常规袖带长 22〜26cm,宽 12cm,上臂臂围大者应换用大规格袖带。(三)测量方法规范测量“三要点”:安静放松,位置规范,读数精准。安静放松:去除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测量前 30 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安静休息至少 5 分钟。测量时取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不动,不说话。位置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