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建水文庙游览导游词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就有府、州、县三级文庙约 1560 所,清代那么增至 1800 多所。建水文庙简介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 1285 年),经历代 40 屡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 114 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建水文庙历经 700 余年能得以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为人们讨论我国古代尊孔崇儒的历史,讨论传统的建筑艺术制造了极其宝贵的条件。现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水文庙建筑建水文庙完全依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纳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 37 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 31 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整个建筑雄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建水文庙建筑群坐北朝南北分布,纵深达 625 米,共分七进空间。第一进空间从万仞宫墙(红照壁)至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坊是文庙的单体大门,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太和元气坊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是赞美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次间木栅栏门的门头板上,刻有清雍正年间重修此坊时临安府主要军政官员的名字,左为文职官员,右为武职官员。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雕刻有龙、狮象,这是建水文庙不同于其它文庙的石作学海特色之一。太和元气坊后是泮池。俗称学海,自明弘治年间拓为椭冠。泮池北端筑有一小岛,上建思乐亭,岛堤间由一座三孔石桥相连。思乐亭亦名钓鳌亭,有勉励生员发奋努力,日后功成名就,犹如钓得深海中大鳌之意。人们来到这一引导性空间,第一眼就可以看见学海文澜和均衡对称的牌坊群落,给人们一种襟怀开阔、如入圣殿的感觉。第二进空间为太和元气坊至月台边。进入太和元气坊,迎面便是一尊3 米多高的孔子铜像,令人肃然起敬。像后碧波荡漾的泮池,象征孔子的思想犹如汪洋般宽广、浩瀚和深远。义路坊从下马碑开始,进入礼门、义路坊、洙泗渊源坊前半圆形月台广场,为第三庭院空间。二、三进空间为建洙泗渊源坊水文庙最大的游憩园林庭院环境空间,在这里可将远山近水,如画风光,尽收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