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师的德育工作规划对于思想品德正处于形成和进展时期的中学生,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尤其要凝视德育渗透,特别是美术学科,由于它与丰富的直观形象直接关联,因而涵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道德关系、情感关系、认知关系、行为关系而使该学科的德育渗透更为广泛、具体。本学期,从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就中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养教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人才,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以课堂为教学主阵地,课外活动为辅的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二、德育内容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培育学生热爱民族艺术,世界艺术,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本学期主要内容以各种基础知识、技能培育为住,基础教学包括欣赏、绘画、手工制作等,老师要注重培育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欣赏作品能力,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能力,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及其学习态度来继续加强养成教育,培育学生求知欲,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三、具体措施1、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绘画来感染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要有革命理想,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行。2、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制造力、想象力,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3、学习中注重学生个性培育,培育其制造性,创新能力,在学习中培育学生的人格魅力,使他们学会分辨生活中的美、丑,学会独立,自尊、自强、自重、自立,做一个有用的人。4、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多种形式渗透德育,如通过竞赛,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培育竞争精神;命题作画,如植树节、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从多种角度加强德育,通过活动,增加友谊,提高自己的能力,培育团结互助、友好相处的精神,在互相竟比中,取长补短。5、老师要转变旧的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提高教育工作的实质性和领域的拓展性,增强时代气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使学生特长得以有效持续进展,培育健康个性。总之,在美术教学及其活动中,将尽可能多地与德育结合,做到教书育人,培育全面进展的优秀人才,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使学生成为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社会有用人才。一、指导思想:为贯彻学校培训活动精神,本着“搭建平台、友好合作、互相学习、沟通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展”的宗旨,根据学员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