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鼓旅游伞业进展的调查与思考湘潭县石鼓镇的伞业进展已有 600 多年历史,改革开放后,旅游业的悄然兴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给石鼓制伞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石鼓的制伞技术工人将传统的制伞技术和人们的时尚消费需求有机嫁接,开发生产旅游伞。经历了组建旅游伞行业协会、转变生产方式、拉动内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等时期,石鼓镇旅游伞行业经历了再度繁荣后,遭遇新的进展瓶颈。通过实地调查讨论,我们从保护和促进传统产业进展的角度出发,一起探寻石鼓旅游伞业未来进展的出路。一、石鼓镇旅游伞产业进展概况(一)石鼓镇旅游伞业进展的总体状况1.石鼓镇旅游伞产业分布情况。全镇共有 14 家旅游伞成品伞厂,40多家配件厂,形成了完整的制伞产业链,共吸纳从业人员 2000 余人,年产成品伞 500 万把,占到了全国工艺伞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年创产值近2000 万元,创利 300 多万元,新增劳务收入 400 多万元。2.石鼓镇旅游伞的制作特点。石鼓旅游伞的品种繁多。以面料的选用来分,有绢、布、纸、绒四大系列。以伞的尺寸来分,有 15cm~600cm(伞面直径)的 8 个规格。按伞的用途来分,有装饰伞、旅游伞、工艺伞三大系列。总共有 10 个花面、500 多个品种。不同于流水生产的晴雨伞,石鼓伞全由手工制作,一把伞要 5 天,经历浸泡、药水煮、刮青、劈撑骨、制伞杆、制伞轱辘、分边、穿艺、糊伞、打口、画花、收伞、质检等 80 多道工序才能完工。大部分工序需熟练工人精工细作,小部分流水线完成。3.石鼓镇旅游伞产业的市场定位。2024-2024 年,从市场销售来看,随着伞的功能转化,石鼓旅游伞的市场定位主要倾向于发达、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中城市、风景名胜旅游区。主要消费群体定位于中高收入人群。石鼓旅游伞内销北京、杭州、福建、桂林、南岳等地,出口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家坡、意大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产品供不应求,出口量占到总产量的 90%,前来签订产品订单的络绎不绝。2024 年后,受金融危机影响,石鼓旅游伞出口市场严重萎缩,镇旅游伞行业协会转变销售策略,把目光面准国内日益兴盛的旅游市场,通过拉动内需来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二)石鼓旅游伞业的进展优势石鼓制伞业能够在经历 600 多年的兴衰沉浮后流传至今,就充分说明它具有强盛的产业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是由其丰富的产品内涵和特定的市场需求所决定的。1.市场空间宽阔。在制伞业的初始阶段,伞具作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