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作文点评课教案及设计意图2.引导学生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3.让学生能恰当运用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教学准备】课件+作文范文《谈诚信》35 份+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教学方法】引导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对话,导入新课*议论文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言之有据预设: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2.言之有据就是使用真实、准确、恰当的论据,以证明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论据即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论据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论据(包括历史故事、统计数据、生活举例等),另一类是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理论观点等)。*《敬业与乐业》课文,试着分别摘出一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填入表中。课件出示:课文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敬业与乐业》列举“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的例子引用曾文正的话、庄子的话和孔子的话证明论点设计意图:借助文本学习议论文的议论要言之有据。二、品读例文,评点“议论要言之有据”1.根据文题,列出提纲课件出示:《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尝试画一个议论文的思维导图。要求:(1)深化思考,多方开掘,选定一个角度,确定一个明确的观点。(2)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2.阅读例文,思考讨论后评点本文的“言之有据”。课件出示:(全班齐读课文)谈诚信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身体力行。孔子早在 2000 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赶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育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