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讨论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就如何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已经成为老师所密切关注的话题。对此,老师不但要促进小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还要善于激发小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念等,这样小学生才能够游刃有余的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深化小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感悟,从而实现小学生的全面进展及进步。本文以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所在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讨论。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策略;问题;讨论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会对小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然而以现阶段情况来分析,在小学德育教学之中仍存在诸多消极问题,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造成了阻碍,使小学生的思想素养难以得到提升。因此,针对此情况,老师应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以促进对问题的快速解决,从而使小学德育教育质量能够得以提升。一、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所在小学生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有诸多,具体内容体现如下:其一,内容操作性较差。现如今,许多学校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都停留在基础层面之上,且并不具备行之有效的操作内容,推动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进程,使得小学生德育教育始终难以彰显出内在价值。并且,有些学校对德育教育还存在片面认识的状态,并不对德育教育予以过多重视,同时对课外实践课程的开展也极为忽视,导致小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一直未能得到提升。其二,小学生兴趣缺失。由于德育教育本身就具备一定枯燥乏味性,而小学生的年龄又较小,自身控制能力较差,因而很难提起兴趣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在德育教育中,小学生精力不集中、溜号现象也是时有发生,这不仅会抑制德育教育效率的提高,甚至还会使小学生对德育学习产生厌烦情绪[1]。其三,忽视与家长的沟通,不少老师认为只要将小学生在校园内的各项事务、以及学习任务负责好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却忽视了小学生在家庭之中,在生活之中的实际状态,使得德育教育始终停滞于表层教育之上。同时,若忽视与家长的沟通,那么老师也难以对小学生有一个全面透彻理解,使得德育教育方案的设计难以富有针对性。(一)做到寓教于乐。小学生普遍具备爱玩的天性,他们在玩乐之中更容易获得内心的满足,也更容易获得欢乐[2]。所以,若想实现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良好开展,老师则应做到寓教于乐,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天性所在,来强化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