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盒的黄金年代打开文本图片集自 19 世纪末,越來越多的西方贵族女性热衷于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她们盛装华服、粉妆玉琢地流连于戏剧院、舞会以及各种文化沙龙。对于这些淑女名嫒而言,时刻保持优雅的风度和靓丽的妆容至关重要。而在西方的社交礼仪中,当众补妆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表现,于是,可以藏匿香粉、唇膏的小巧玲珑的化妆盒便成为了贵族女性生活中的必备之物。一个精致化妆盒的诞生是由多个复杂的过程组成的,这些过程涉及多个工种工匠的配合:钣金、雕镂、上釉、宝石雕刻、饰纹、镶嵌、雕刻等。制作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需精心操作,彼此环环相扣,一旦失误,便前功尽弃。整个 20 世纪,那些穿着高级时装、富有而光鲜的成熟贵妇、时尚女性们,不断追求化妆盒的奢华外观和精致工艺,将这些充满奇妙魅力的小小化妆盒作为私人的藏品,以至于成为她们显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 20 世纪跌宕起伏的不同时期,化妆盒的设计与工艺,也顺应大时代背景变幻,紧随时尚风向标出现不同风格,成为当时主流艺术和时尚趋势的缩影。在 20 世纪最初的 10 年中,时尚界发生了彻底的转变,白皙、秀美而恭顺的女子,瞬间就臣服于更具主见、更加独立的新女性。在时尚界,漂亮温顺已过时,取而代之的是粗犷野蛮、从东方文化中猎取灵感的设计风格。珠宝首饰变得更加轻巧而繁复,细腻的铂金取代了金银,成为镶嵌珠宝的最佳选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奈尔制造了一种“贫穷的奢侈”风格,这种称为“男孩子”的风潮充满年轻而中性的魅力,开始引领时尚,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珠宝设计者的作品,主要珠宝品牌不得不配合香奈尔、巴杜、夏瑞蒂等人來设计珠宝。立体主义的影响之大催生了很多复杂而有趣的几何设计,设计师常常使用条纹玛瑙和水晶來搭配钻石,充满原创性,令珠宝首饰的面貌焕然一新。早在 1921 年,美国人埃尔西•德•沃尔夫就成为了最先拥有小化妆箱的人之一。后來,卡地亚又从充满象征意义的中国传统图案、风景、龙纹、云纹、佛像以及珐琅花卉的重复图案中猎取灵感,不断推出精致绝伦的化妆箱。梵克雅宝也着手制作化妆盒和化妆箱。箱内可以装进粉盒、口红、玳瑁梳子、镜子,常常还有一张象牙记事卡片和一支笔,有时,里面甚至还能装下一根香烟和一个小巧的打火机。这些化妆箱通常呈扁平的长方形,或者采纳椭圆或者圆柱形,以搭配不同色调的腰链;有时候还会用丝绳系在条纹玛瑙圆环或口红盒上,相当于手提链。化妆盒不仅可以作为高级时装的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