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印度美术:史前时代美术 印度史前时代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 50 万~前 1 万年)、新石器时代(约前6000~前 3500) 、印度河文明时代 (约前 2300~前 1700) 、吠陀时代 (约前 1700~前600)。史前时代的美术基本上属于前美术或准美术的范畴。 历史上的印度美术:旧石器时代美术 印度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多系粗糙的石英石器物。早期索安文化的砍斫器和马德拉斯文化的手斧,中期石片文化的刮削器,晚期印度中、西部的细石器(亦称中石器时代文化)和南部的石片,从简陋到精致,从单调到丰富,逐渐显示出次大陆原始居民审美意识萌芽的最初迹象。 历史上的印度美术:新石器时代美术 印度新石器时代的工具,已不限于石英石,器物也不仅是切削打制而成,而且刻槽、磨光,形制多样。70 年代以来在印度中央邦皮姆贝德卡等地发现的岩画,多描绘狩猎、舞蹈、战争场面。有些学者认为最古的印度岩画年代约在前 5500 年。约前 4500 年印度次大陆出现陶器,并彩绘花纹。在德干南部和安得拉邦发现的巨石古墓,具有世界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普遍特征,可能是历史时代印度宗教建筑□堵波的起源。 历史上的印度美术:印度河文明时代美术 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祥地。以印度河流域发掘出土的哈拉帕和莫亨朱达罗等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印度河文明,亦称哈拉帕文,据推测是印度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制造的农耕文化。达罗毗荼人盛行母神、公牛、阳物等生殖崇拜。印度河文明城市遗址出土的母神、祭司、舞女、公牛等小雕像,瘤牛、独角兽、兽主、菩提树女神等印章,红底黑纹陶器上描绘的各种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形图,多属于祈愿土地丰产、生命繁衍的生殖崇拜的形象化或抽象化的符号。构成印度本土传统艺术最显著特征的强烈的生命感,似可从达罗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中追溯渊源。作为印度本土传统艺术特色的奇特的想像力和浓厚的装饰性,亦可在印度河文明时代的艺术中窥见端倪。莫亨朱达罗著名的大浴池可能曾用于某种原始宗教沐浴仪式,表明印度美术自古便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约前 1700 年印度河文明突然中断了(中断的原因至今不明),但历史时代的印度美术在精神上仍然与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美术传统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