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道开放式的历史比较题,要求学生对《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主张进行比较。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都应认为是正确答案。假如学生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所学,应该可以找出较为充分的论据。作为老师,假如仅仅满足于学生选择同意这一观点,而没有引导学生从另外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这样不仅无视了这道题目的设计价值,而且弱化了这道题目的训练效果。引导学生多视角地审视历史现象,深度思考历史问题,既是老师过程中主导作用的真正表达,也是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必定要求。《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初期提出的旨在稳固太平天国政权的社会经济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在由盛而衰的关键时刻提出的振兴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前者重在经济,后者较为全面。对于两者在经济方面的关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可以比较两者所确定的所有制的性质。马克思曾说 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 ①所有制的性质是生产关系的根底,也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它必定是任何社会经济改革纲领的核心。《天朝田亩制度》力图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资政新篇》不仅成认私有制,而且鼓舞开展私有制。可见,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认。第三,可以比较两种经济纲领的社会开展趋向。《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经济生活方案,其“最终的归宿是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的小农社会。 这种方案不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开展,相反,它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因此,”它又具有违反社会开展规律的落后性。 ③《资政新篇》那么是力图建立一个资本主义工商业自由开展的新社会,符合历史开展规律,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开展。资本主义社会是对小农社会的否认,从这一点上看,《资政新篇》的经济纲领无疑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经济生活方案的否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机地得出上述结论,可以有选择地使用一些典型的原始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假如有学生提出不同意 《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认 这一看法, 那我们老师又该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呢 这正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第一,在否认封建制度上,两个经济纲领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