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戈壁亿万年前翼龙的伊甸园经过十多年持续的野外科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讨论所汪筱林团队,在新疆哈密戈壁发现了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富集的翼龙化石分布区。大量翼龙骨骼、蛋与胚胎化石的发现,尤其是世界上首枚三维立体保存翼龙胚胎的发现,为了解亿万年前翼龙动物群生存、繁衍、发育的神秘提供了难得的证据。哈密戈壁,翼龙曾经繁衍生息的乐土,堪称“翼龙的伊甸园”。哈密戈壁里的珍稀翼龙化石2024 年,美国《现代生物学》杂志报道了来自哈密戈壁发现的化石标本:包括约 40 个同一属种的雌、雄翼龙个体和它们的 5 枚翼龙蛋化石。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三维立体保存的翼龙蛋化石。汪筱林将这种新翼龙命名为“天山哈密翼龙”(Hamipterustianshanensis),以纪念化石发现地及天山于 2024 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4 年,科考队在哈密野外考察时发现一件巨大的化石标本:约 6 米长、4 米宽、1 米厚,重 16 吨,保存有 200 多块翼龙骨骼,10 多个翼龙头骨,还有两块恐龙骨骼共生。发现这件化石时,最富集的一层已经被风化破坏,所剩不多。假如完整保存下来,整块岩石上至少有上千件翼龙骨骼。科考队从戈壁深处将其运出,并对化石进行修复,将这件化石放置在哈密博物馆的广场上。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翼龙化石聚集体标本,被命名为“翼之巢”。2024 年 12 月,汪筱林讨论員在美国《科学》杂志刊发了最新讨论成果—一件令人震撼的化石标本被发现。这件标本由三块可以互相连接的砂岩块组成,出露面积约 3.28 平方米。已经暴露的翼龙蛋化石就有 215枚,包括下伏没有完全暴露的翼龙蛋,数量可能更大,推测可达 300 枚,同时还有 10 余个头骨和下颌等翼龙骨骼化石。对这件化石的讨论表明,其中至少 16 枚翼龙蛋含有三维立体的胚胎化石标本。此前全世界发现的翼龙化石总共只有 11 枚,而且多以压扁的二维形式保存。荒凉的哈密戈壁,一次又一次以令世人惊叹的发现展示着大地的慷慨,其背后是哈密科考队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历经十多年默默的坚持。戈壁十年觅化石拥有深厚地层学基础和丰富野外科考经验的汪筱林,对寻找化石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发现了包括两栖类、恐龙和翼龙等爬行类、鸟类以及哺乳类在内的大量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在 20 多年的科考生涯中,他组织和主持了数十次重大野外科考和发掘工作,包括辽西朝阳和北票、内蒙宁城、甘肃酒泉、浙江天台、江西广昌、山东莱阳和新疆哈密等地区的大规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