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铭绘画就是要传达美的感受哈铭,1956 年出生于天津,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讨论会理事、中国书画讨论院委员、中国商业文化艺术讨论会副会长。《紫霁绽春》入选建国 60 周年全国美展荣获金奖;《牡丹心语》荣获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书画展金奖;《秋思》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国土魂,民族情全国中国画展》获奖并被收入作品集;《圆柳鸣禽》入选《天津首届花鸟画大展作品集》;《乌鸡》入选《天津书画艺术名人作品集》;部分作品出版在《美术》、《世界人文化报》、《当代艺术家》、《画廊》、《今晚报》、《西部报》等诸多杂志报纸上。出版有《当代艺术家—哈铭》、《东方神韵》等个人画集。编者按:山水、人物、花鸟是中国画的三大门类,然而其进展的轨迹却有着很大差异。花鸟形象出现在器物和其他艺术品上至少是在新石器时期,直到唐代才进展成为独立的画科,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志趣。到了宋元走向成熟,花鸟画作为富贵的象征也深受皇室宫廷的喜爱,宋徽宗赵佶本身就是一个花鸟画家。之后明清带有明显文化画倾向的花鸟掀起了一次小的高潮。在现代画坛,花鸟画整体上已不太引人注目,但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亦独成高峰。徐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雁荡山花、李苦禅的鹰,李可染的牛,陈之佛的工笔重彩花卉,均以造型与笔墨的独特占据了各自应有的地位。哈铭,1956 年出生于天津,自幼喜好绘画,早年受王雪涛先生指点画艺,后拜梁崎为师,并私淑江寒汀先生及“岭南画派”。热爱花鸟的他一直坚持创作,笔耕不辍,其作品不拘尺寸,有八尺大开也有斗方,有长卷也有扇面,无论是何种尺寸都能拿捏得当,他可以将普通的花鸟树木画出生命力,在笔墨色彩的运用方面,对浓淡、干湿、焦枯的把握带有极强的个人特点。尤其在一般画家不敢轻易涉足的扇面画创作方面,能在方寸之间见宇宙之大,熟练的笔墨变化,强调整体画面布局和协调统一,更有“天津扇画第一人”的称号。其绘画题材广泛,构思精致,形似神俏,清新秀丽。笔墨情趣盎然,描绘的花鸟世界丰富多彩活泼生气。既继承发扬了王雪涛先生的笔墨技巧,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的艺术风格,又融会梁崎酣畅淋漓的笔墨韵味,并在传统中融入了西洋画技法的色彩规律,以求整体色彩对比的协调,为画面增添韵律,可谓融诸家之长。花鸟绘画与山水相比更能体现时令与地域的差异,《图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