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呀嘿呀我的心就是光明火种_心的火种致教育读后感心的火种致教育读后感“心的火种,可以燎教育之原野,可以烛照教育之苍穹。”这是某某老师在《致教育》中写到的一句话。反复品读这句激情之语,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如醍醐灌顶,让踯躅不前的我一下敞亮起来。这是一把充满爱心的火种。某某老师就是带着这颗爱心,砥砺前行在教育的路上。他认为: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的生命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爱心的传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传递同样没有教育,至少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在他的教育思想里体现出教育最本质的东西——爱!他满怀诚意地提醒即将走上讲台,走上人生新征程的年青老师,在教育的路上,其他什么都可以不带,只要带上爱,与爱同行,携带爱上路,就足够也。多么质朴无华的寄语,我想这不只是对初入讲坛的老师的善意的忠告,更是对长期从教的每一位老师温馨的提示。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所有的工作都是空洞的,除非有爱。有时候,我们也常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挂在嘴边,却未曾想到如何去爱每一个孩子,怎样去爱每一个孩子。孩子是否真的感受到了我们的爱?是否真的看见了我们的爱?今年暑假,我有幸读到沈丽新老师撰写的一本《让学生看见你的爱》。这本书的观点与汤老师所提到的对教育的爱不谋而合。沈老师在书中阐述到:我们的工作就是,把爱变成看得见。其实,老师面对学生时候,也应该要“让学生看见你的爱”,不然,老师付出再多的“爱”,也是空洞的。老师该把“爱学生”的情感,变成“看得见”的态度、策略和技巧,这样师生才能建立起专业的关系,才能收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书所提供的具体建议和有用的解决办法,可以帮助老师保护学生纯净的心灵,传递温暖的教育力量。我想作为老师,爱每一个孩子应该是我们的天职。有时我们只关注了那些优秀的、乖巧的孩子,给予他们的爱会多于那些淘气、学习成绩低、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为了追求所谓的排名,成绩,我们会失去了耐心和爱心,对那些掉队了的孩子一味地指责,抱怨,心急如焚,违反孩子的身心规律,逼迫他们机械地去学,去写,去背,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正在一点一点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看似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但在这个背后,孩子是否读懂了你的爱?你的苦口婆心,是否打动了他?所以,我要说,爱孩子,就要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缺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有不断地放大他们的优点,他们的缺点才会一点一点变小,假如一味地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