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的进展史因特网的过去和未来因特网的进展史因特网的过去和未来 一、简述因特网的进展史 随着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的十多年时间内,由于价格很 昂贵,电脑数量极少。早期所谓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产生 的,其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我们也可以 把这种方式看做为最简单的局域网雏形。 最早的因特网,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讨论计划局(ARPA)建立的。现代计算 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 ARPAnet。ARPAnet 不仅进行 了租用线互联的分组交换技术讨论,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 究其结果导致了 TCP/IP 问世。 19771979 年,ARPAnet 推出了目前形式的 TCP/IP 体系结构和协议。1980 年前后,ARPAnet 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 TCP/IP 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 ARPAnet 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因特网。1983 年,ARPAnet 的全部计算机完成 了向 TCP/IP 的转换,并在 UNIX(BSD4.1)上实现了 TCP/IP。ARPAnet 在技术上 最大的贡献就是 TCP/IP 协议的开发和应用。1985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 NSF 采纳 TCP/IP 协议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 6 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 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形成 NSFnet。1986 年,NSFnet 替代 ARPAnet 成为 因特网的主干网。1988 年因特网开始对外开放。1991 月,在连通因特网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因特网进展史上的一个里程 碑,从此因特网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二、我国因特网的进展史 1.因特网的阶段性进展 我国因特网进展史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 19871993 年,也是讨论试验阶段。在此期间我国一些科研部 门和高等院校开始讨论因特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 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 1994 年至 1996 年,同样是起步阶段。1994 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因特网,从此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因特 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 等多个因特网络项 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因特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至 1996 年底,我国因特网用户数已达 20 万,利用因特网开展的业务与应 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 1997 年至今,是因特网在我国快速最为快速的阶段。我国因特 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