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知识资料简介分享地球简介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 1.5 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 40~46 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 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赤道半径 6378.137 千米,极半径 6356.752 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 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 40076 千米,呈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 5.1 亿平方公里,其中 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地球诞生和演化主词条:地球历史,大陆漂移假说 46 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地球运动自转主词条:地球自转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 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 465 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利用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自 20 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进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的。1967 年国际上开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为精确和稳定的原子时。由于原子时的建立和采纳,地球自转中的各种变化相继被发现。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性变化。地球自转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周年周期的变化,月周期、半月周期变化以及近周日和半周日周期的变化。周年周期变化,也称为季节性变化,是 20 世纪 30 年代发现的,它表现为春天地球自转变慢,秋天地球自转加快,其中还带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周年变化的振幅为 20~25 毫秒,主要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半年变化的振幅为 8~9 毫秒,主要由太阳潮汐作用引起的。此外,月周期和半月周期变化的振幅约为 1 毫秒,是由月亮潮汐力引起的。地球自转具有周日和半周日变化是在最近的十年中才被发现并得到证实的,振幅只有约 0.1 毫秒,主要是由月亮的周日、半周日潮汐作用引起的。公转主词条: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 149597870 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 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 29.79 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 2327,称为黄从国际空间站俯瞰地球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