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关效能建设相关内涵阐述效,乃效率、效果、效用之意;能,乃能力、能干、能行之意。效能主要是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机关效能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职能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效果、效益的系统综合。简言之,就是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机关效能建设是根据 精简、统一、效能 的原则,根据 勤政、廉洁、务”实、高效 的要求,为法律规范行政机关,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提高工作效能,将管理诸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活动。它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形式和载体。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机关效能的体现者,是效能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效能建设的受益者,是客体。机关效能建设的主体行为是一种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人民满意为目的的行政行为。因此,机关效能建设的着力点是强化对主体行为的约束,更好地服务客体,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同时让客体能够有效地监“”督主体,以获得满意的服务,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 公仆 意识,做到用职能去管理,用机制去完善,用服务去影响。二、当前地税系统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认为我们地税部门已开展了多年的政风行风建设,地税机关办事效率已经很高了,服务质量也够好了,地税部门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不需要再搞什么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不少人潜意识中还存在厌烦抵触情绪,他们认为当前地税工作压力大,税收任务重,工作中很难再推陈出新,实在没必要再推行机关效能建设,对效能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2、效能建设不深化。虽然效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效能建设的意识也深化人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效能建设还缺乏长远的计划;有的还习惯搞运动,想起来就抓一阵子,想不起来就抛到脑后;还有的等上级领导强调了,就紧抓一阵子;也有的响应号召,成立了工作机构,但是形同虚设,没有真抓实管,不能促进效能建设持续进展。3、管理机制不完善。一些制度、方案制定多、落实少,严重影响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管理手段滞后,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仅仅依赖于考核的扣分扣款,而忽视了日常管理的重要性,造成干部干工作满足于应付,怕担责任,甚至躲避责任,使边缘工作无人过问,需要协调共同解决的问题无人牵头。4、创新意识不鲜亮。一些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对依法治税与优化服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与执法责任制等关系缺乏正确理解,对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