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地铁火灾事故的特点1.疏散难度大(1)客流量大上海已建成运营的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明珠线,全长 65 km,日均客流总量为 100 万人次,其中,地铁人民广场站日均客流量为 25 万人次,地铁的满载率和单车运行均居世界第一。在地铁突发火灾事故情况下,这么大的客流量,组织有序疏散很难,假设要确保所有乘客在平安允许的时间内全部逃生,难度更大[1]。(2)逃生条件差a) 垂直高度大商业运营的地铁,一般建在地下 15m 左右,考虑商业和战备兼顾的地铁,那么一般建在深达 30~70 m 左右的地下,如日本东京都营大江户地铁线,其中六本木车站共七层,深化地下达 42.3 m,光台阶就有 200 多级。突发火灾事故后,乘客从站台及站厅层仅凭体力往地面逃生,既耗时,又耗力,再加上不平安因素,平安逃生的把握性不大,对老弱病残的乘客而言,更是凶多吉少。b) 逃生途径少地铁运营环境的特定性,决定了供乘客平安逃生途径的单一性。除平安疏散通道处,既没有供乘客使用的垂直电梯(设计上仅考虑残疾人专用电梯),也没有紧急避难场所,突发火灾事故中,大量乘客同时涌向狭窄的通道及楼梯,另有检票机等障碍物挡道,严重影响乘客快速逃生。列车假设在隧道内发生火灾,乘客逃生的唯一通道是列车首尾一扇宽度仅为80cm 的直通式紧急疏散门,其后果可想而知。c) 逃生距离长以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为例,该站共有 12 个出入口,其中 5 个直通地面,7 个通道连通地下商场(4 个通道设有中间防火卷帘)。12 条疏散通道中有 10 条距离在 100 m 以上,最远路线的距离达 260m 一旦突发火灾事故,乘客往往习惯性从平常行走相对熟悉的路线或盲目跟随他人逃生,这对选择较长路线逃生的乘客来说,被困受害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2]。(3)允许逃生的时间短针对地铁火灾事故,日本消防曾做过实验,日本地铁的车厢虽被确认具有不易燃烧性,但起火后,快那么 1.5min,慢那么 8min 之后就会出现对人体有害的气体。2~5min 内,车厢内烟雾弥漫就无法看清楚逃生出口,相邻的车厢在 5~10min 内也会出现相同情形。试验证明,允许乘客逃生只有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另外,车内乘客的衣物一旦引燃,火势能在短时间内扩大,允许逃生的时间那么更短。(4)乘客逃生意识差异大地铁站台(厅)或列车内突发火灾事故后,险恶的灾害环境,使乘客容易产生恐慌及焦虑心理,这对逃生意识较强、通道较熟悉的乘客来说,还能冷静推断险情,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