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心得体会范文篇 1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育的根本要求。立德就是确立培育崇高的思想品德,树人即培育高素养的人才。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开展变化而逐步拓展,但培育具有崇高道德水准和高素养的人才这一根本功能、中心任务始终没有变。《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表达了中国古代对立德树人精神和理念的探究追求。离开立德树人,不能履行人才培育的任务,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就失去存在的最根本根底。立德树人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看它的物质条件何等优越、办学规模如何庞大,最根本的标准是看它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看它对所在国家、民族以及对全人类所作的奉献。中国现代史上有不少大学,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却因其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奉献而载入史册。例如在延安的山沟沟里创办的陕北公学等一批学校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因为它们为党和人民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分子。1937 年 10 月,毛泽东同志曾专门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决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短短几年时间,陕北公学培育的绝大局部学员成为革命、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各方面的骨干,其中更有不少学员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义无反顾地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当前,高校要肩负起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立德树人上做大文章,真正既立德,又树人,实现立德与树人的统一。立德树人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的本质要求。当今时代,各种思想交相融合和冲突,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复杂环境的挑战,一些高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教育、轻实践教育等问题。立德树人就是聚焦学生这个中心,围绕学生、照顾学生、效劳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开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开展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