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展“知识—能力体系的会展课程设计讨论[摘要]基于我国的会展专业教育缺少质量标准的现状,构建以会展经济学和会展管理学为知识坐标,以市场讨论、学术讨论、策划创意、市场调研、文案写作、沟通沟通、设计制作和实践操作等为能力坐标的会展专业学生“知识—能力”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会展课程,期望对各类院校会展课程建设有所帮助。[关键词]“知识—能力”体系;课程设计;会展经济学;会展管理学一、国内外关于会展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认知首先,涉及对会展内涵和外延的界定问题。对会展内涵和外延的不同界定,影响对会展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认知。目前,对会展的界定依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王春雷(2024),刘德艳、董藩(2024)等学者明确指出在美国学术界基本上没有“会展业”(Convention&E 某hibitionIndutry)和“MICEIndutry”之说,通常把会议、展览会、体育赛事、旅游节庆等都包括在 Event 内,通称为“事件产业”(EventIndutry)[1],会展管理在美国一般被称为事件管理(EventManagement)或特别事件管理(SpecialEventManagement)[2]。从国际比较的视野看,尽管目前美国相关大学会展管理设置的学科体系各异,但是多数会展管理学位教育都是放在商学以及旅游学科之下,美国的会展管理本科教育一般主要包括广告学、人类学、艺术、商务管理、需求管理、餐饮管理、厨房管理、接待、住宿、法律、运动管理、生态、设计、观光与旅行、博物馆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涉及到会展策划、会展主题、会展营销、美术设计、旅游管理、餐饮、住宿、接待等诸多方面[3]。其次,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会展业对行业内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求。由于会展业所涉及的产业部门比较多,产业形态比较综合,对会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认识并不一致。在 20 世纪 90 年代,GetzandWick(1994)认为除了一般的管理技能外,在会展管理课程之中还应体现诸如了解节庆的历史和含义、庆典、宗教仪式和其他会展、会展历史进展、供需趋势、动机和收益、会展的作用和影响、经济、环境和文化、项目概念和形式、策划会展的主体和原因、会展布置、会展运营、会展管理、会展营销等具体管理技能[4]。Stafford(1994)认为行政、管理、规划、协调和人际关系处理等商业知识和技能对会展管理毕业生是非常重要的[5]。Perryetal(1996)建议会展经营管理者应该掌握法律/财务、管理、公共关系/营销、经济学/分析、道德等五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6]。Harri 和 Griffin(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