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的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关键词]工学结合;建筑力学;课程改革一、课程特点分析建筑力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涉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课程,力学课程主要讨论工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受力与变形规律。学好力学课程有助于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且为今后从事土建类施工、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力学课程的特点是公式多、数学推导多、概念相对抽象。力学课程对学生的数理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学生有积极的学习状态。传统的力学教学是先对学生加强数学的基础学习,然后在力学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分析和运算能力的培育。这种教学思路偏离了力学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对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其结果是使学生丧失了对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又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因此,应正确把握力学课程的有用性特点,即在解决工程中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在做力学公式的推导和解题计算。二、教学改革思路鉴于力学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而传统的教学往往侧重于基本理论的讲解,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加深记忆,这种以抽象理论推导和计算为主的课程,使学生感到很枯燥。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着重培育高素养技能型人才,加大了专业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相应减少了力学等基础课程的学时,如何在较少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及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需要在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行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力学课程的課程建设。实行符合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应对学生现状最为有效的方法。根据职业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对力学教学进行改革,突破原有的理论体系框架,将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三、加强实训环节根据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实训项目以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参加度,提高学生学习力学课程的兴趣,达到实现力学课程教学目的。实践证明,在课程中增设实训模块,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实践项目再深化为理论知识,加强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实训项目是力学课程教学的运作形式之一,如何合理设置实训项目关系到力学课程教学的成败。开展实训项目时,需要重视课程之间的衔接,并且考虑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作为老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和在工程中的应用,合理设置实训项目,创设逼真的实践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