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观有机种植菜地报告范文参加学生:韩欣易晓玲陈正涛廖文彬林玉建一、讨论背景:夜晚是昆虫的天堂。但是寂静的晚上是现在大都市普遍的现象。在工业污染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使得生态多样性破坏很大。城市里面很难能见到昆虫的身影。劳动技校西区有一块菜地用于老师实验的有机种植区。从这块菜地开辟到至今,在这个区域内都严禁使用农药和除草剂,并且全部使用农家肥,包括:人畜粪便和草木灰。常年种植有 40 多种的时令蔬菜。例如:适合这个季节的菜心,白菜和芥兰等等。第一次白天我们去现场踩点时,发现了很多的小动物:东方菜粉蝶,报喜粉蝶,鹿蛾,中华稻蝗、蜘蛛等等。我们之所以选择在这里观察,是因为这块较大面积的菜地采纳有机种植方式,昆虫在这里可以得到充足的食物和找到安全的栖身场所,不用受到化学药剂的影响,这个菜地的生态系统很丰富,通过观察我们也能更好的理生物课程中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呈现并且这个菜地位于饭堂和宿舍的旁边,非常便于我们观察。于是我们组决定用一周的时间去关注和考察昆虫等夜行动物,去了解带给我们美好歌唱和记忆的朋友。并把观察的结果写成报告和大家分享。二、活动目标(1)、体验动物的漂亮和奇妙,感悟生命珍爱大自然。(2)、了解查找昆虫的种类、特点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了解夜行动物种类、特点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了解生态多样性的意义和形式。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整个过程介绍、实验步骤、原理、结果、分析)1.查找相关夜行性动物特别是昆虫的知识,特别是昆虫的的生活环境、昆虫的繁殖以及校园常见昆虫类等。2.为了方便晚上的夜观,我们在周二中午对菜地、水稻田进行踩点,并在这些地方拍了几张动物的照片。估计晚上我们能观察到的动物种类3.在晚上开始真正的观察行动。在菜地中寻找动物的身影,并进行观察,记录和拍照5.撰写专题报告6.小组分享四、结果与评价在夜晚的探究中我们发现了夜间是昆虫活动的高峰期。并且发现许多的昆虫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颜色,使天敌或猎物难以发现自己,例如:藏在叶子下的翠绿色的广斧螳螂;在水稻田边的泽蛙等等。我们还发现部分昆虫是与农作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好像农作物给昆虫提供食物,昆虫为农作物的花授粉以及运输种子的关系。一开始我们都有一点恐惧但是渐渐地我们在奇妙的探究中消除了所谓的恐惧。我们与昆虫有了亲热的接触。这样,我们感受大自然奇妙的规律。因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