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摘要:大学生是时代精英,天之骄子,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是社会进步和进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立场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以及大学生理性信念与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意义;路径一、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大学时期是培育学生全面进展的关键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随着接受的教育不同而改变和进展。从大学生生理特征上看,他们已经进人了青年时期,身体发育和智力进展都达到了高峰。从大学生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心理各方面意识也日趋增强和成熟。同时,通过学习,他们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具备了一定的参加社会竞争和投身社会建设的能力。然而,由于他们的人生阅历还不丰富,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还不能准确定位,并且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他们往往不能树立正确且牢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应地也就不能树立正确且牢固的人生理想信念。而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成长和进展中起着主导和统帅作用,不仅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精神动力,更是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人生进展方向的一盏明灯。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优秀人才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育大学生全面进展的精神保障。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空前活跃和价值取向的复杂多样,对大学生理想信念产生深刻影响,使大学生理想信念进展呈现出新的态势。一方面,大学生理想信念功利性日渐突出。大学生理想信念定位,更多地立足于个人前途命运和价值满足,一定程度上降低和削弱了对社会进展和民族国家命运的关注。大学生理想信念追求在务实作风推动下,变得浮躁、短视和狭隘,缺乏终极关怀意义,充斥着强烈的功利色彩。另一方面,大学生理想信念感性化日渐显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情绪性、非理性有日益强化趋势。由于生活阅历简单,社会经验不足,成长于和平年代的大学生对社会现象和政治问题的认识和评判理想主义色彩强烈,政治情感往往停留于表象的浅层,无法触及政治生活本相,同时,在价值选择上以感性统率理性,导致其理想信念存在偏差,感性化日渐显现。...